柳如意:义工助学有感
类别:助学专区
时间:2024/4/11 10:16:45 稿源:本网 发布:ssyg
| |||||
在萧山工作时,我就和同事一起参加过义工活动,现在脑中仍时常浮现出当时的场景:穿着白色文化衫,站在募捐箱前,我们这几位战友向来来往往的人宣传,希望人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奉献爱心给患有白血病的少年。虽然没有任何酬劳,所得捐款也不属于自己,并且还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怀疑的言语,但是那天我很开心,过得很有有意义。
本来离开萧山后我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参加类似活动,没想到一次偶然机会经同事左手倒影介绍参加了宿松义工的一个活动,虽然怕自己会添麻烦,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
这次活动是到九姑乡走访贫困家庭,了解相关具体实际情况,为以后的助学工作做前期调研准备。参加这次活动的有6名宿松义工,大家分工合作,经过一天的辛苦走访,我们了解近20多个家庭的现状,顺利完成了走访和资料收集等工作。
这次走访虽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了助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何任重而道远?看着那些本应该幸福成长的,本应该享受亲人呵护的祖国花朵,过早失去了家庭的温暖,难道你没感觉到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吗?中国助学工程不少,但至今仍不成系统,有许多漏洞,导致一些本应享受资助的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获得资助。而我们宿松义工只是一个新成立的人微言轻的民间自发组织,我们想要在助学上取得成绩就必须走一段漫长崎岖的道路,助学必然是持久战。
这次走访让我想起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些孩子生在“人间天堂”,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舒适,幸福快乐;而另外一些 孩子却深处你难以想象的“地狱”,没有关爱,生活困苦,甚至是挣扎在最低生活水平,他们瘦弱的双肩过早地承载着生活的重负。那天,我就亲眼看到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让我们感慨万千,同是父母生的,怎么就生活得如此天壤之别呢?
石同学:由于遭遇火灾,全家五口人挤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母亲精神异常,姐弟三人,十分清贫。
虞同学:父母双亡,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胡同学:虽与爱喝酒的大伯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却仍然保持阳光,在生活面前保持的坚强,超乎常人的想象,真的是一位令我仰视的小女孩。
叶同学: 穿着别人给的衣服,棉袜套着拖鞋,露出脚趾的文静女孩。
……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社会资助对这些贫困家庭摆脱困境的重要性。虽然外界的资助只是孩子摆脱困境的一个助力,但是如果获得你给予的一米阳光,他也能灿烂无暇;如果能获得你给予的一点呵护,他也能弹起生命的吟唱。
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吧,给这些贫困的孩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他们期待您的关注,期待着您的爱护!
|
志愿服务,携手互助,美好家园,和睦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