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义工赴黄梅爱心驿站交流学习
类别:义工文苑 时间:2024/4/11 9:54:12 稿源:本网 发布:ssyg
作者:ssyg 更新时间:2011-10-24 6:47:38 文章来源:本网原创 文章录入:ssyg 点击数:1880

 

一、活动时间:2011-4-10
二、活动地点:黄梅县蔡山镇李英福利院、光荣福利院
三、活动人数:黄梅县60余人,宿松义工协会10人(凯子、知足、春阳、太华眼镜、阿来、80后义工、股往金来、梅兰朵朵、按摩技师2名)
四、活动范围:福利院送温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活动目的:送温暖、送关爱,义工代表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考察和学习他们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六、活动流程
宿松义工代表早上7:30从宿松大众电脑出发,赴黄梅县和黄梅爱心驿站义工成员碰头。他们统一排队站在县城繁华街头,统一佩戴爱心驿站义工证、红色帽子和马夹,带队者高举旗帜,指挥队员立正、报数,有序上车整装出发。
8:30到达黄梅县蔡山镇李英福利院,义工成员分成两组:一组50人留在该福利院,另一组30余人前往光荣福利院。李英福利院有90余孤寡老人,规模较大,环境较好,上午这里的主要活动是安排成员为他们包饺子、检查身体、按摩推拿、理发、聊天、派送爱心物品等。光荣福利院有30余孤寡老人,而且年龄相对偏大,条件较差,我们主要是帮他们打扫整理房间、清洗衣物、检查身体、理发、按摩推拿、聊天、派送爱心物品、煮水饺。中午成员集中在李英福利院就餐。下午主要安排代表发言,娱乐节目的表演(以合唱主题曲《爱的奉献》开始),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集体合影留念,15:30结束,原路返回。
七、活动准备:
餐饮物品:麦粉、饺子馅、簸箕(放包好的饺子)、擀面杖、一次性碗筷、水果、矿泉水
劳动物品:手套、口罩、抹布、84消毒液、洗衣粉、清洁球、脱水桶
娱乐表演物品:电脑、音响、无线话筒、自制花环
爱心包裹:毛巾、内衣一套、饼干(打包装袋,分发到每个老人手上)、有条件的成员还带来了家里自己或者是老人不穿不用的干净旧衣服
配备的专业人员:县医院医生(自带医疗器械,主要测血压,询问相关情况)、理发师、按摩推拿师、音像师、摄影师、教师以及其他成员。
八、活动收获:
1、开展新颖的活动,让周围的人了解义工。比如出发之前的仪式,不但有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这次他们选在街头热闹地段集合、整队,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成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宣传我们的义工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认同我们,支持我们,自愿加入我们,有利于扩大义工队伍,吸纳更多的社会人员。
2、活动组织井然有序,大家积极性很高,不怕脏不怕累,到了目的地,大家很快各自投入到活动当中,活动经验非常丰富,工作很认真、细致、周到。
3、他们成员的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30—50岁,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几乎都有,事业发展相对稳定,资金相对雄厚。年龄大的有60余岁的退休人员,小的有13岁的初一学生(跟亲人一起来做义工)。与之相比,我们宿松义工成员年龄偏年轻化。活动中可以打破年龄界限,通过优势互补,让义工的每次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黄梅爱心驿站入会门槛设置较高,必须是参加3次以上的才有资格加入该组织,剔除不稳定成员。
5、尽可能节约活动成本,活动费用支出尽量最小化。节余的援助资金全部纳入公益活动基金。慰问物品主要是从武汉汉正街批发,饺子馅里的蔬菜都是成员们亲自采摘的野菜。
6、活动内容安排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尽可能的再宽泛些,不要只局限于劳动和慰问。不少人错误的认为义工就是力工,认为义工活动就是去劳动。针对不同的受助对象,尽可能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前往。
7、争取设立固定场所或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组织“义工”成员交流心得,每次活动结束谈论活动内容,通过不断总结,了解受助者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8、以后也可以适当的安排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不断的吸取外地义工组织的成熟经验和做法。
有人认为:志愿者是忠诚奉献的代表,他们总是无私地献出辛勤和汗水,却不图任何回报,我们不图回报,只是不图金钱物质上的回报而已,而精神上的回报早已经胜过了一切。这次活动最令我感动的是,文艺表演气氛非常的好,义工们热情真诚的表演,每个人满脸洋溢着最美最幸福的笑容,一位福利院的老人也情不自禁的高歌一曲,曲毕掌声如雷,老者兴奋的满脸通红,多可爱!合影留念时,大家齐喊“包子” (我很讶异,问旁边人才知道,原来我们帅气的摄影大哥小名叫包子),摄影师大声回答“吃了”,大家笑作一团。多么温暖的场面!受助者的肯定,领导的关心,同伴的支持互助,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这是幸福,是人生道路上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在付出辛劳汗水的同时,也带走了幸福,这是最美好的,最公平的回报。真的,不需要太多,其实已经很多!“义工”们用行动去奉献,用激情构筑人间的真情,用爱心去感染更多的群众,在实践着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竭心尽力。
要把“义工”做大、做好,非一日之功。针对“义工”组织建设滞后、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狭窄等问题,我们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弱势群体需求。同时,将在强化“义工”精神、业务技能和管理等方面加强培训,以使“义工”组织更加专业,充分体现专业队伍的优势,让宿松的“义工”成为构建和谐宿松的生力军。(梅兰朵朵 供稿)
志愿服务,携手互助,美好家园,和睦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