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颗感恩之心做义工
类别:义工文苑
时间:2024/3/29 10:06:17 稿源:本网 发布:ssyg
者:刘玉国 |
更新时间:2018-3-27 8:55:57 |
文章来源:本网 |
文章录入:cyp8988 |
点击数:1890 | |
3月25日上午8:20,我与宿松义工协会的亲人们再次踏上爱心之旅,前往隘口敬老院参加爱心活动。参加本次活动阵容较大,有全家出动的、有在役回家省亲的人民解放军、有正在实习的研究生。蒙蒙春雨,滋润万物,义工们心中满是春日明媚的阳光,一路欢歌笑语,约9:20到达目的地。
此时提前到达的宿松县东城医院的志愿者早就忙开了,或在接受敬老院的老人们咨询、或仔细量血压、或把脉问诊,老人们脸上写满了幸福。 根据分工活动方案分为文艺组、服务组、厨房组、理发组、医护组,大家各司其职分头作业。
我是文艺组,“溜”个号,到处看看。厨房组忙开了:有烧火的、有洗菜的、有洗锅的、有切菜的,有条不紊进行着。解放军小战士在耐心剥除大蒜的黄叶。理发组此时也铺开了,年轻的理发师是90后吧,没有半点怨言,认真、细致理发、刮胡须,那些老人很享受的样子、很开心。服务组我一直跟着,义工“地瓜”——因增加的人多他的义工服装无私给了别人,拿着指甲剪耐心为老人们剪指甲。“多跟老人沟通沟通!”义工“小小心愿”是非常细心的资深义工。“您身体还好吗?”仔细问寒问暖,为老人修剪指甲。我拿个指甲剪,正在同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沟通。“我给您修指甲吧,可以吗?”我轻轻握住老人的手,指甲很长——长到指甲尖在弯曲,黄黄的,估计半年以上没有修剪,“我不需要不需要。”可能老人不明白我的意思,还是“小小心愿”过来三两句老人非常安静地让我修理。
返回文艺组、一起搭好台后,再去扶着老人、让他们陆续在观众席上坐好,天此时下着蒙蒙雨,义工们不约而同为他们撑起了雨伞。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本次义工活动,大人的舞蹈、幼儿园小朋友的表演及黄梅戏独唱非常精彩。“祝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们还会来的!”幼儿园朋友节目结束后稚嫩的声音让我眼睛一热:有些老人90多岁、身体不好,下次小朋友们来了,他们还在吗?
随着《红梅赞》舞蹈,文艺表演拉开了序幕。大家节目准备很充分,节目多是选择适合老人们那个年代的,看得他们眉开眼笑、很开心,似乎过节一般。“那个人很’雀博’(搞笑的意思)”有个老人指着我。是的,我前年来演出、做过义工。“奀雷——吓得魂上身来家啰——”我拖着个扫把、上面放了件“衣服”吆喝着出场,刻满年轮的《叫黑》与老人们产生共鸣。我表演的是《童年的回忆》,说的、唱的都是40年前的吆喝、笑话、童谣,有个老人在我的引导下唱起了那个时代的《孟姜女哭长城》。快乐的日光总感觉那么短暂,在《感恩的心》手语中结束了当天的节目演出。在大家的搀扶下,老人们纷纷到食堂享受义工为他们精心制作的美味。
快乐愉快充实的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想起宿松义工年会上耀平会长指出一些人参加义工的错误目的和动机的几种形态,很到位、很及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宿松义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做义工要带一颗感恩之心。要感恩我们的受众,是他们让我们走上舞台得到锻炼,是他们的今天演绎着我们的明天,也是他们让我们的爱心得以奉献让灵魂得到升华,也让家风、家教的内容和涵义更丰富更深远,惠及他人更是惠及自己,人人努力、人人参与,一定能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 |
志愿服务,携手互助,美好家园,和睦与共。